临近年底,台历、桌历、日历等进入市场。你有没有听说过一款桌历,首发20小时狂销2万册以上?它就是单向历。
单向历是单向空间打造的明星产品,去年面世,上市当年就几次卖断货。其实,它就是一本365页的案头日历,但有了更精致的设计、更暖心通透的内容,为平凡生活添加了更多美感、仪式感。这款被改造的文艺日历,加之APP的配套应用、姚晨等大V的热心推介,迅速升级为刷爆朋友圈的魔性日历,被赋予“新青年的老黄历”,成为文艺青年记录心情与生活的珍爱之物。
印制一本日历,成本是多少呢?印刷人应该都有概念。单向历只有3款产品,最便宜的铸黑版,包邮98元一本,印刷人同样可以想象其中的增值空间。这个可观的空间,为印刷人展示着从加工商转型产品商的诱人前景。
单向历启动了市场想象。其后,陆续有传家日历、联邦日历、电影日历等等面世。或许印刷人应该惊喜,自2013年开始走弱的台挂历市场,开始显现出新的商机。但我们还是想延伸问题,这些新产品、新市场、新商机,能否给印刷企业带来更多的转型机会?
其实,行动已经开始,产品化的转型思路,开始结出最初的果实:就以台挂历为例,已有印企面对社会大众推出各种主题、颇具设计感的节庆组合产品,并融入个性化、定制化技术服务,力图开辟新市场。
将印刷品艺术化、功能化,升级为产品,直面终端消费者,南京印刷厂,是产品化转型的重要途径。沿着这一思路,有企业从印制儿童书,转型为生产基于纸质材料、具有玩具属性的多功能儿童产品;有企业从纸板印制,延伸到生产纸家具、纸玩具;有企业从印制婚庆请柬,发展到提供糖盒、桌签、海报等婚庆用全系列个性化产品;有企业从生产卖场展架,蜕变为终端促销物料全品类提供商。
先锋企业在不同的产品化道路上突进,但它们依然有共性的转型特点:其一,印刷是生产基础,但不再是挣钱的手段,借助产品化,增值空间持续延展;其二,拓展终端用户市场成为业务重点,而第一批试水者更愿意锁定儿童市场;其三,深耕细分市场,做足场景营销,如聚焦婚庆市场、商场卖场等;其四,更有资源借用、整合意识,如已有企业除自身开发终端用户外,也将其创新产品提供给同行,拓展业内B2B客户,以合力面向社会市场。
当然最根本的,做有创意、有温度、真正能赢得消费者的心的产品,才是产品化转型成功的王道。这对于习惯于加工商角色的印刷企业来说,是转型最大的瓶颈。
最后不得不说,“编者的话”还没写完,我已经下单买了单向历。这,就是好产品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