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色印刷油墨的色相、明度和它的印刷适性如何,直接关系到彩色印刷品的质量,所以必须正确把握好油墨的调配方法。在此特从图版印刷工艺的角度出发,谈谈对彩色印刷油墨的调配。
调配油墨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,即尽量采用同型号油墨、同型号的辅助材料。如油墨用“05型”的,辅助材料也应与之相匹配,以提高油墨的印刷适性。此外,应尽量少用原色油墨种数,也就是说,能用两种原色油墨配调成的,就不要用第三种,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,影响色彩的鲜艳程度。
南京印刷厂彩色油墨调配分为两种,一种是深色油墨调配,即采用三原色或间色的原墨,不加任何冲淡剂调配出来的墨色;另一种是淡色的油墨,即在原墨中加入冲淡剂调配成的油墨。
(-)深色油墨的调配方法及色彩原理
首先应根据原稿色相初步判断所要采用的油墨颜色,然后取适量的各色油墨,放在调墨台上进行少量的调配。调配时,应掌握一个原则,即在浅色墨中逐渐加入深色油墨。切不能先取深墨后加浅色墨,因为浅色油墨着色力差,如果用在深色油墨中加入浅色油墨的方法去调配,不易调准色相,往往使油墨量越调越多,这是不可取的。当油墨色相调到与原稿色相差不多时,即可用印刷纸刮墨色样后,与原稿进行对比,如还有色偏则加色纠正,直至符合印刷样稿。油墨色相调难后即可算出它们各自的份量,以便按比例进行批量的调配。如果采用三原色墨调配深色油墨,应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,以提高调墨效果。
如: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,所得到的色近似黑;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原色等量或不等量温调,可获得各种间色,其色相偏向于含量比率大的色果;三原色墨分别以各种比例混调,可得到多种复色;任何色油墨中加入黑墨,它的明度必然下降以致色相变深暗。若加入白墨其明度则提高。间色和复色可用三原色油墨配成,但从调配便利、尽量减少用墨种数考虑,可以采用间色原墨调配。
在调配复色油墨时,应把握好色彩原理,切不可采取“这种色加点,那种色加点”来试调。如淡湖绿色墨中的蓝相应该采用天蓝或孔雀蓝,切忌用深蓝去调,因为深蓝墨带红味,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。同样道理,也不能加用偏红的深黄墨,应采用偏青的淡黄墨。又如,配调桔红色墨时,不能选用玫瑰红墨,因为它带有蓝味,蓝与黄构成的绿是红的补色,会使墨色缺乏鲜艳感。
有些油墨的颜色有它独特的色相,正如金红的色相是红色泛出黄光,用于调配桔色就会使黑色增加鲜艳程度。印桔子色,若用桔黄墨印达不到鲜艳的效果,且印刷欠逼真,用金红与柠檬黄混调,印刷色彩就好得多。又如,印刷初春那绿油油的风景画面,宜采用淡黄墨去调配,能印出树叶的嫩绿可爱。如果用深黄墨调,因深黄墨中含有红味,红是绿的补色,印出的树叶必定焦黑、浑浊、反映不出初春的气息。
在调配复色油墨时,如果运用补色规律来纠正色偏,调色效果将会好些。如某种复色墨中紫味偏重时,可加黄墨来纠正;若红味偏重则可加入青墨(如孔雀蓝或天蓝墨)来纠正,可起到加量少、调整色相效果好的作用。再如黑墨偏黄、黑度不够,可加用微量的射光蓝作为提色料,因为射光蓝是带红光的蓝墨,也是补色起作用的结果。
(二)淡色油墨的调配 淡色油墨就是在原墨中加冲淡剂调配成的油墨,或以白墨为主加入其它色墨混调成的油墨。其配调方法是以冲淡剂或白墨为主,其它色墨为辅的原则,先秤取适当比率的冲淡剂或白墨,然后分次加入色墨,这样边搅均匀油墨,边观察色相变化情况,冲淡程度适宜时,采用印刷纸刮墨色样与原稿对照,调至合适为止。冲淡了的色墨,从色相区分,也有原色、间色和复色之分。凡是用三原色墨调配冲淡的,只要分次加入该原色墨即可。但如是间色、复色的,缺乏调墨经验的话,最好先把有关原墨调配成所印色相的深色墨,然后加入冲淡剂。调配淡色的油墨,掌握好油墨的冲淡程度是重要的技术环节。若冲淡比率不够,会造成墨辊表面墨量不足,印品版面墨色易发花,墨层干瘪不实,色彩不鲜艳;若油墨冲淡过于厉害,只有加大墨层厚度才能达到印刷所需色相,这样调墨容易使版面低调区域出现糊版,分不清深浅层次。同时,还容易引起印迹过底现象。
调配淡色油墨要根据产品质量要求,以及纸张特性,选用相适应的油墨和冲淡剂。如印刷胶版纸用10型油墨印一般产品,可选用“915”冲淡剂(维力油)或“554”透明油。若印刷铜版纸采用05型油墨印精细产品,则应选用05—90亮光浆或“8011、8015”撤淡剂。调配浅色油墨还应注意,对不耐光、不耐氧化,容易变色的原墨,尽量避免用于调配淡色墨,以免造成色彩不稳定。另外,由于白墨比重大,除了有遮盖要求和配色需要,少量加一些用于调用外,尽量不用白墨冲淡。以防止发生叠色不良、掉色等质量问题。调配油墨时,还应注意不同油墨的比重,如用比重大的铅铬黄墨与孔雀蓝配调绿墨,放久了之后,比重小的色墨会上浮,反之则下沉,于是出现了“浮色”,如果改用有机黄颜料制成的黄墨去调配,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。
综上所述,只有学习掌握色彩知识并了解掌握油墨、辅助材料相关情况和使用特性,才能科学地调配出各种色墨,以满足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