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国内数字印刷领域,创新之声不绝于耳,但大多数从业者对于创新的概念却是模糊的,甚至是错误的。笔者以为,对数字印刷创新的理解与定义应该是:建立在以纸媒为主体的产品或服务上的创新与异化。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卖几件文具或者几幅画。笔者总结现在流行的八大创新尝试与探索分为: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,技术创新、管理与经营创新。这基本反映了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突围之路,其中不乏各自追随者。本文对此做一定的梳理,分析利弊,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明察秋毫,找准方向。
创新问题的根源
目前,之所以创新概念风起云涌,正是多年以来,数字印刷行业生长的野蛮性,无序性所致。残酷的价格竞争正在慢慢摧残着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,而力求创新正是每一个企业寻求的新的突围方向。
目前企业现状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同质化竞争加剧,模式单一;
2.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被动跟进,但经营观念及管理未跟上;
3.市场消费结构的转变,以建筑图文为主的业务在不断下滑;
4.忘了初心,丢了服务,错误理解客户的需求与意愿,以为客户只要低价;
5.定位与定性不清,盲目创新,目标不清,大多数所谓的创新,更多的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的外在表现而已。
创新探索的8种模式
纵观这几年的行业发展与创新突围,为大家所关注及热议的创新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:
1.“杂交+”—跨界说,亦称拿来主义,实为代销店模式亦称文化便利店,南京印刷公司,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方便性。如南京蜂快印的模式,就成为众多同行所追捧的模式之一。但未曾听说有多少惊喜,毕竟互联网的今天,一切都很便捷,距离产生效益还很远,其路还很长。毕竟我们的主营是数字印刷,卖产品有违初衷,且产品单一,选择空间小是其致命伤。一定意义上,脱离服务的产品,生命周期不会太长。
2.“爆品+”—亦称文化爆品,有如苹果手机般赚钱,这其实可能更难。比如南京良图的一些创新产品很是诱人,但仔细看看这已经完全脱离了数字印刷的主题了,而基本上是特殊的广告工艺制作,最多是用了一点喷绘技术设备而已,对广大数字印刷企业已无意义。而且,销量、价格与成本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。而且别忘了,良图的总经理张育林是学广告出身,一般人学不来。爆品的设计是关键,谁来设计?张总未曾详说!真的谁都可以搞个爆品吗?自己有几把刷子自己清楚。
3.“平台+”—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整合数字印刷行业,早年就有企业尝试,但最近“和印”在出大招。此外,山东的世纪开元也在深耕,其从不做线下竟然开了个700平方米的旗舰店,其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”。未来对行业的冲击一定是巨大的,同时,人为刀俎我为鱼肉,众多门店型数字印刷企业只能成为其线下接单点,利润及生存空间会受到极大地限制,无需多想,看看淘宝就知道了。当然,正面的影响是有的,客户满意度会提高,服务网络更便利。其痛点是品牌的认知度及色彩质量管理。
4.“设计+”—增值说,南京琅艺、广艺在干,东南文化也在干,我认为相对靠谱。不仅靠谱,而且此方向及服务正是互联网的短板。企业不管大小,只需增加几个设计服务人员,为现有的客户做印刷服务增值,大大提高了客户的粘性和满意度。关键是,不会增加多少投资也没有多大风险,确实值得广大数字印刷企业效仿。至于水平,自然是不能要求太严苛,视自身实力,循序渐进。
5.“服务+”—亲情说,开门不打笑脸人,南京好彩许明科的“店小二”永远有市场,在同行中赢得很好口碑。但互联网的今天,不知客户在哪有可能是常态,或者双方见面几率已经越来越小了,此时,如何应对?众所周知,一个美团已经让众多街边小饭店开不下去了,客户消费习惯变了,不上门了。
6.“技术+”—高品质,高速度、低成本。估计将来一定有这种技术!我们这个市场一直被国外几大巨头推着走的,可以说是他们技术的实验场。而技术的进步对市场结构及服务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,而每一次都让企业欢呼激动。可以说,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发展天平砝码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,何时真正变天无法预料。
7.“股权+”—以广东“富丽图”为代表的“3+3”股权结构模式有一定的代表性,问题是现今社会男女结婚都如此之难,离婚率如此之高,一纸合同是难以保障合作愉快的。要知道,如今打工的也不好忽悠!一旦出现纠纷,即意味休克死亡。